
今天逗逗帶著手電筒和新幹線去公園玩。(說是用手電筒在消毒新幹線)
公園異常的冷清,我們正失望的打算離開,就遇到了翔翔爺爺和翔翔。
翔翔爺爺也很無奈的說同年齡的孩子們都去上學了,問我逗逗有没有打算去上學?
我避重就輕的回答没有,因為太早上學容易生病。
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希望逗逗的人格建立了之後再去上學,
太小上學若是遇到不好的老師,小孩只會學得見風轉舵,油裡油氣,
再說也不想在小孩需要戶外活動的年紀時卻只能關在小小的教室內。
以上為個人見解啦~當然我相信好老師也是很多的。
雖說在家裡已經跟逗逗確認過願意分享玩具,但是當翔翔要跟逗逗借手電筒時,逗逗還是很猶豫。
後來我跟逗逗說"輪流玩",逗逗才願意借。
翔翔也一樣,後來他拿出了飛碟玩具,剛開始怎麼也不願意"借"逗逗,
直到我說:那和逗逗"輪流"玩好不好,翔翔玩完換逗逗,逗逗玩完再換翔翔。"翔翔才願意分享。
這讓我想起,小孩對"借"和"給"的定義還不是很清楚,
以前幼稚園也發生過小孩玩具借出去,對方卻誤以為人家要送她,把玩具帶回家等事件><
所以當大人發現自己的孩子怎麼也不願意分享玩具時,很輕易地就會稱自己的小孩"小氣",
甚至威脅要把玩具收起來。
其實,會不會是小孩以為大人要他把玩具送人呢?
從逗逗身上我發現小孩並不小氣(至少一開始不是的)。當然,他非常喜歡的東西他也會捨不得借人,
但是大多時後只要我說"輪流玩",他知道東西會回到自己手上,他都會很大方的出借。
我想,翔翔大概以為爺爺要他把玩具送人,才不願意借逗逗的吧!
一但清楚的告訴他"玩具最後會回到你的手上喔"~他就願意借了。
嗯~小孩心,海底針啊~